网站首页
月子中心
月嫂公司
月嫂培训
用户咨询
星级月嫂
机构新闻
机构图片
城市分站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730月子网  > 育儿知识  > 儿童肥胖新标准是什么

儿童肥胖新标准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4/5/8人气:257

近日,有关部门发布了《中国儿童代谢健康性肥胖定义及筛查的专家共识》,其中对儿童肥胖就诊标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儿童肥胖会在身体和心理上带来伤害,那么,儿童肥胖新标准是什么?下面就来说说。

儿童肥胖新标准是什么

近日,中国妇女儿童肥胖控制专业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儿童代谢健康性肥胖定义及筛查的专家共识》(以下简称:专家共识)给出了答案:身高体重比值(身高体重标准表中有明确指示)超过 95% 的同龄人,需要到妇幼保健机构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当喂养导致的儿童肥胖。

我国是世界肥胖儿童最多的国家,最新的第四次营养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全国 6~17 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 10 年时间增长了 2 倍,达到 5300 万。究其原因,与摄入过多高糖饮料、不健康加工食品以及运动少有关。尽管如此,此前在儿童肥胖就诊方面,我国一直没有统一标准,很多肥胖儿童因此延误甚至忽略就诊。

本次颁布的专家共识首次对肥胖儿童就诊标准做出明确规定,2~10 岁的儿童,当身高体重比值超过 90% 的同性别同龄人时属于体重超标,超过 95% 的同龄人时属于严重超标;10 岁以上儿童,除了持续监测体重指数,每年还要定期检查血糖、血脂、肝功、血压,一旦出现异常要尽快就医。

儿童肥胖的危害

1.皮肤问题

在外观上可以看到有黑棘皮症,出现的位置为腋下、颈部、肘部等处,可以看见皮肤颜色加深。有时也有棘皮样突起,这些症状是体内胰岛素抵抗的体表标志,是糖尿病的前兆。除此之外,当出现皮肤呈现紫纹或白纹,胸部脂肪过多等现象时也应注意。

2.心理问题

肥胖的儿童常常比正常体重的儿童更容易产生疲劳感,剧烈活动时心慌、气短,因此更不愿意参与体育活动。这容易使其产生自卑、孤独的心理问题。家长应特别注意调节孩子的情绪,引导其参与体育活动,否则会造成恶性循环。

3.血糖、血尿问题

儿童肥胖可发展为2型糖尿病,在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肥胖者占93%。家长应该注意对肥胖儿童的血糖监测。

4.性发育问题

肥胖对儿童的性发育也会有影响。男孩会出现雄激素水平下降,性发育迟缓,乳房发育;女孩则表现为女性激素水平升高,容易出现性早熟,甚至表现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月经紊乱、不易生育等。

5.影响身高

肥胖儿童通常骨龄提前、骨密度降低,会影响其最终身高。

6.免疫低下

肥胖儿童的免疫力比正常体重的儿童更低,易患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

7.易发展成为成年肥胖

儿童肥胖很容易发展成为成年肥胖,约40%的儿童肥胖会发展为青少年肥胖,70%~80%的青少年肥胖会发展为成人肥胖。所以从儿童时期控制体重至关重要。

儿童肥胖治疗护理

一、饮食调节

1.幼儿进餐时,在满足生长发育需要的前提下,控制高脂肪及高糖食品的摄入,使热能的摄入量低于实际消耗量。

2.建议食用体积大但热能低的食物,如含膳食纤维较多的蔬菜(竹笋、莴苣、萝卜等)、甜度低的水果和脂肪低的瘦肉等。

3.适当控制幼儿的进食量,可在餐前先喝碗汤,减少主食摄入。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减慢吃饭速度,增加饱腹感。睡前吃零食、甜点的习惯要改掉。

4.在最初1个月内,以体重不增加为目标,然后让体重缓缓下降。随着身高增长,使肥胖程度减轻,控制超重。

二、运动训练

1.运动是促进肥胖儿体内脂肪消耗的有效途径,应选择有全身肌肉参加的有氧、移动重心的运动。如步行、小步快走、球类、跳绳、踢毽子、爬楼梯、游泳等。

2.选择运动时,要注重全身性、趣味性、儿童喜欢、能长时间坚持等因素,中等运动强度即可。每次运动前都要做热身准备,运动后做放松活动。

3.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运动强度和延长运动时间。由最初的每周不少于3~4次、每次10-30分钟,增加至每日2次。

4.运动时,通过监测心率(测脉搏或心率),保证安全的运动量。儿童运动后,最大心率通常为80%,脉搏为130~160次/分钟。

5.一般来说,运动训练坚持2~3个月才能奏效,家长要陪同孩子锻炼,多多进行鼓励,让孩子可以每日坚持,循序渐进地达到减重的效果。

三、行为矫正

1.重视孩子的肥胖问题,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家庭不储存高热量的零食和饮料,也不拿零食作为表现好的奖励。

2.让幼儿了解肥胖的危害,以及控制饮食、进行运动的必要性,让幼儿从被动减重到自觉参与。

3.肥胖儿通常都不爱运动,家长要改变孩子原有的生活习惯。除了





首页孕妇养生备孕怀孕胎教分娩宝宝起名月子餐宝宝护理月子病产妇护理育儿健康饮食
月子中心大全月嫂公司大全月嫂培训大全月子会所月嫂公司月子培训机构产后修复中心会员新闻月子中心环境月子机构图片
生男生女月子餐起名行业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